在中國琳瑯滿目的傳統藝術形式中,中國傳統紅木家具絕對稱得上是流光溢彩的一筆。這種內外兼修的藝術形式,奠定了其在世界家具中的領先地位。
然而,拋開奪目的光環,傳統紅木家具更意在引領一種屬于世人的生活方式。傳統紅木家具所蘊含的藝術精神至今能喚起鑒賞者的詩性審美,高度抽象的線條,能實現當代人豐富而帶著感情色彩的體驗。
一方天地 回味無窮
一張案幾、一堂家具、一方天地,由小而及大。這是傳統紅木家具所處的文化生態,也是天人合一的中國文人閑情逸致。在廳堂、居室等場景里,家具不過是小小的一件物件,但那種獨特的文化生態,卻讓人回味。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主要在于高度的抽象和體驗式的還原,而傳統紅木家具之所以會成為中國工藝品中最具人文特質的經典代表,其深層的原因就在這里。
回溯傳統紅木家具臻于“詩意境界”的歷程,正是在晚明文人雅士崇尚清雅、寄情山水的含蓄美學啟示下,匠師們不斷打造出天工與人巧合一、簡練與含蓄相濟的藝術品杰作。
造物之人 心懷熱愛
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泰和園始終守著一份最古老的感動。細膩打磨的邊角、精致巧妙的暗榫設計,幾百年前那些手工藝人嫻熟的技法,一刀一線刻畫出來的靈魂,都在安安靜靜地向世人展示著他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古老的手藝人通過這樣一種世代傳承的方式,向后輩們傳達他們對于生活的感悟,永遠敬天愛人。造物的人,都有一顆玲瓏心。這也許是很多人沉迷于手作工藝的原因之一吧。
木器有溫 生活有度
而木器有美,緣于其本身并非冰冷,且它會因為材質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紋理和手感,太多的解釋會顯得多余,安靜地品味這些自帶溫度的器物便好。傳統紅木家具給人直接的感受是溫暖、素樸、舒適、潔凈、柔軟,也能有安撫人心、調整情緒的基本功能。
不規整的木色紋路表現出不同的美感,再加上一些手工雕琢的痕跡,使整個作品充滿了生命的氣息。傳統家具,它會因為材質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紋理和手感。太多的解釋會顯得多余,安靜的品味這些自帶溫度的器物便好。
木頭與別的材料之不同,在于它具有溫度與生命,表達著大自然的包羅萬象、庇護眾生,且每塊木頭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有著各異的年輪肌理和各自的故事經歷。
傳統紅木家具,一半是煙火,一半是詩意,簡練的表象之下藏著著古人的審美、哲思及其生活態度。既能支撐起瑣碎煙火日常,又能滋生無數閑情逸致,讓生活回歸生活,讓日子變得明媚如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