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檀,又名贊比亞血檀、贊比亞紫檀、因材質酷似印度小葉紫檀(檀香紫檀)而走紅于國內紅木市場。在2013年以前,小批量進入國內的血檀,不僅坑騙了不少消費者,也讓很多紅木廠工廠栽到了坑里。13年年底,隨著血檀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窗戶紙慢慢地被捅開,血檀也從幕后走向前臺,從原本的替身轉為正角進入在大眾視野中。
但是國內市場上的血檀材質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有的在管孔徑、密度方面達到了紅木國標的紫檀木標準(紫檀屬樹種;氣干密度大于1.00g/cm3;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于160μm),但存在不少管孔粗、油性差、密度低的料子拿去冒充小葉紫檀進行出售。
小葉紫檀和血檀的主要區別是油性和氣味,小葉紫檀油性好,開料加工有比較明顯的檀香味道;血檀油性差,氣味偏酸。當然這兩點在加工過程中比較明顯,車成成品珠子區別不是很直觀,但木頭溫度升高會氣味比較明顯,拿棉手套以較快的速度把珠子把玩熱,這時小葉紫檀的檀香味道比較明顯,而血檀味道就有些發酸。
現在市面上俗稱的血檀,學名染料紫檀,最早見于1859年韋爾維茨編寫的《安哥拉植物發生地理記錄》,后來,另外一些植物學家陸續發現了變種:大葉類型、巨果類型、降香類型、金毛類型等等。20世紀60至70年代,植物分類學家通過對比整理,確認染料紫檀為這些品種的統一名稱,主產地為剛果、坦桑尼亞、贊比亞、安哥拉等國家。
從產地和料質上來區分,現在國內市場上主要的血檀料有四種,按等級來分:
第一種就是料質最好、價格不菲的贊比亞北部料,是血檀中的精品,密度高、油性足、外觀上確實與小葉紫檀極其相似,贊比亞血檀北部料,有商家稱為小葉紫檀北部料或斯里蘭卡料,直到血檀冒充小葉紫檀的把戲已經大白于天下了,依然有一些木材商用它冒充小葉紫檀出售。小葉紫檀(檀香紫檀)產于印度南部安德拉邦東高止山脈南段的古德柏、蒂魯柏蒂、吉杜爾這幾個區域,印度北部根本就沒有檀香紫檀這個樹種生長。
第二種是贊比亞料,產地贊比亞的血檀最早是在2010年下半年進入國內市場,當時以帶皮料為主,由于徑級小、白皮厚、出材低,一度不被看好,直到一些廠商看出門道,用來冒充小葉紫檀才開始被重視。贊比亞血檀料是13、14年時國內市場上血檀料的主力,也是血檀中的最有影響力的代表,所以現在市場上才通常會不論產地,把血檀都統稱為贊比亞血檀或贊比亞紫檀。
第三種是剛果料,剛果血檀料的油性和密度都還是不錯的,其中也不乏有精品存在,但總體來說品質略次于贊比亞料。與贊比亞料相比,剛果料口徑較大、條桿直、出材率要高一些,所以剛果的血檀料很受家具生產廠家的歡迎。目前,剛果血檀料是市場上走量最多的一種。
第四種就是坦桑尼亞的血檀料,雖然在家具市場上少有人提及這種料,其被稱為“血檀”進入國內應該是最早的在2006年左右,以板料、精方料為主,以前主要在河北一片用的比較多。坦桑尼亞血檀料的油性、密度都不太理想,管孔較粗大,顏色偏淺近粉紅色,各方面都與小葉紫檀相差甚遠,但勝在價格便宜,出材率又好,同時名字也叫血檀,所以批量做這種料的紅木廠家有不少。
用血檀制作的紅木家具品質可以媲美市場價格上百萬的小葉紫檀,國內紅木市場的追捧是血檀在非洲被大肆砍伐和貿易的主要原因。而在血檀之前,包括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等在內的多種熱帶硬木樹種,已經因為國內過于旺盛的紅木消費需求而受到巨大的生存威脅甚至瀕臨滅絕。
血檀,學名染料紫檀。原產地為非洲的贊比亞,剛果等國家,因其顏色較深,為紫紅色或褐色,因此在中國國內被叫做"血檀"。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木材。...
近日,沽之大匠拍攝的短視頻在東陽紅木家具行業內掀起了小小的波瀾。與普通宣傳視頻主要聚焦于產品不同,沽之大匠創新拍攝手法,將家具融于山水風光或烹茶焚香等雅趣生活中...
而根據業內資深人士提供的信息,目前贊比亞血檀因為已為公眾所知曉和熟悉,已很難再冒充為小葉紫檀,因此減少了一些用量,而準備介入開發的工廠目前多處于開發打樣期,還未...
3月14日,“出品必屬精品”的中山市榮燊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再度收獲一份“品質證書”,上千位經銷商點贊投票,讓榮燊堂摘得“匠心最美紅木新品金匠獎”。...
據贊比亞方面消息,贊比亞允許鄰國民主剛果大加丹加手工伐木者協會的3400條金毛紫檀(學名染料紫檀,俗稱血檀)的出口,期限時間是六個月。而2019年5月舉行的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