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銅胎掐絲琺瑯高束腰香幾
古人享樂,宋代的標準:讀以理書,學法帖子,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弈棋。
香,芳也。據小篆,從黍,從甘?!笆颉北砉任?;“甘”表香甜美好。本義:五谷的香。
宋代詞人辛棄疾曾有“稻花香里說豐年”的詞句。
香能讓人從嗅覺上享受生活的美好,無論五谷之香抑或花香。
▲宋徽宗 聽琴圖
焚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李白《楊叛兒》:“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沉香裊裊,凌入云霄,這豪放之氣頗具李白風格。
陸游《家中閉戶終日偶得句》:“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溪詩”。就算再清貧,也要焚香讀書。
無論是明代文人文震亨《長物志》還是高濂《遵生八箋》都對香有著相同的描述:物外高隱,坐語道德,可以清心悅神;興味蕭騷,可以暢懷舒情;晴窗拓貼,揮麈閑吟,篝燈夜讀,遠辟睡魔;青衣紅袖,密語私談,執手擁爐,助情熱意;坐雨閉窗,飯余散步,遣寂除煩。
香幾與中國文人的藝術生活
香幾之上不但可以擺設香爐,也可以放置花瓶、奇石、假山等。這種擺放的形式,反映了文人的山林之想與審美情趣,似乎在提醒主人保持心靈的寧靜,免受每日俗事干擾。
構思創作之時,香幾與香爐的配套使用是尤為重要的。
香煙裊裊,可以增添雅思。每逢文士斟酌詩詞或精構畫作時,最需要忘我的心境,這時香是必不可少的,能驅散其內心消極憂郁的情緒。
香幾是一種有特殊用途的家具形制,具有社會的、歷史的維度,它的風格演進歷程亦是文士們禮儀生活變遷之路。再者,作為香爐的承載器物,它折射了傳統中國在精神與藝術上的漸進之路。
香幾的陳設、功能與意趣
香幾,抑或其它的古典家具,就如一座立體的雕塑,可以從任一角度欣賞。
依照15世紀的木工手冊《魯班經》的說法,家具的尺寸大小要依房間為尺度來確定,所以我們得以看見不同香幾變體。
香幾可以獨立置于室內中央,或廳堂一側,或臥室一角,它的實用功能是為花瓶、奇石或香爐之承具,其所承載之物各有精神與美學指歸。
▲清 冷枚《春閨倦讀圖》
香幾亦有禮教等級之功能——代表所承載之物的尊嚴,如香幾上以小臺幾所載之物會倍顯尊崇。
幾上的花瓶可置寓意豐富的花草、樹枝、珊瑚、羽毛,其錯落搭配、經營布置如構思一件藝術品。
香幾上也可擺設奇石,如涵義雋永的假山,或繪有風景的盤子、瓷器和青銅器,還可置香爐,爐旁往往伴有香具、香粉盒,香氣繚繞,布滿室內,人們相信虔誠的禱告可以隨香煙上達神明。
再者,香就像摻雜著靈感的迷幻劑,能使晦暗憂郁在青煙中消散,落寞的心緒不至蒙蔽心靈而阻礙藝術思維。
1100年,大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寫道:“凡落筆之日,必明窗凈幾,焚香左右,精筆妙墨,盥手滌硯,如見大賓,必神閑意定,然后為之,豈非所謂不敢以輕心挑之者也?!?/span>
可見,香幾、香爐與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以及古琴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文人士大夫的藝術雅趣中必不可少。
可以使他們處于“忘我”的妙境之中——香幾之用是為中國藝術創造的神奇之用!
福建省紅橋紅家居有限公司香幾器物作為載體,貴重的是歷史,是文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香幾依然彰顯著它的藝術價值。
(來源:品牌紅木網)